副会长郭晓亮:沐时代春风品质服务领航水务专项咨询产业

发布时间: 2025-08-03 05:56:52 来源: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水土保持是关乎国土安全与生态永续的根基工程。加强水土保持,既是为山川筑牢抵御自然灾害的绿色屏障,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2024年,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水土保持空间管控的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包括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域,禁止开垦陡坡地范围等三类。强调从ECO整体性出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升国土空间水土保持功能。

  “水土保持不仅关乎当代人的生存福祉,更是为子孙后代留存一片生机盎然的沃土,让自然与文明共生共荣,绘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生态画卷。”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副会长、高级工程师、武汉林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水咨询”)总经理郭晓亮,始终践行“林水相生”的共生哲学,带领公司深耕全行业水利专题咨询赛道,专题类别涵盖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监测及验收、取水水资源论证、洪水影响评价、小流域设计、水政服务等。

  截至目前,公司完成各类专题报告近万项,涉及总投资约3万亿元,是各地区城投、建投平台的首要合作单位,是各市政府组建的招商引资重大工业项目审批入库的供应商,在湖北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技术实力位于全国前列。企业具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水平评价证书(四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水平评价证书(四星)、水资源论证单位水平评价证书(乙级)等多项权威资质,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认证,荣获“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单位会员证”“2025年度武汉市五星级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评估AAA级信用企业”等称号。

  作为企业创始人,郭晓亮拥有二十余年水利项目工程经验,被列入湖北省与武汉市水土保持专家库,武汉市水利英才,主笔负责编写项目近百个,主持技术负责项目高达3000多项。其领衔完成的《国道318川藏公路(西藏境)牛踏沟至中坝段整治工程水保方案》(水利部评审)获得湖北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二等奖,参与编写的《湖北省中小水电站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状况与防治对策》获得湖北省水利发电工程学会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二十余载光阴如白驹过隙,见证了寒门学子与时代红利的双向奔赴:郭晓亮,这位昔日从河南农村走出来的青涩少年,一路成长为水务专项咨询行业领军者,恰似一株扎根贫瘠却向阳而生的乔木,以坚韧之姿在祖国肥沃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在政策的春雨中蓬勃生长,又以繁茂绿荫回馈大地。

  对郭晓亮而言,创立林水咨询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狭义上商业成功的范畴,而是一份值得他悉心浇灌、奋斗终生的事业,“秉承‘林能涵水,水亦润林’的精神,瞄准‘为绿水青山添枝加叶,为天下客户分忧解难,为林水人才安居乐业’的使命,为实现‘成为国内领先的水务专项咨询服务者’的美好愿景而倾尽智慧与努力。”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如一只振翅中原的银翼鲲鹏,以吞吐万里的气魄架起“空中丝绸之路”的脊梁。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实验区的核心引擎、4F级国际民用机场、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它不仅是内陆开放的“空中门户”,客、货运规模持续保持中部地区“双第一”,更是贯通欧亚的超级物流枢纽,日均千架次航班织就全球航线月,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林水咨询开展三期扩建工程北货运区及飞行区配套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服务。郭晓亮表示,这是公司匠心打造的湖北省外由省级主管部门审批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样板项目,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对逐步提升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影响力、助力河南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三期扩建工程按照满足年货邮吞吐量60万吨目标建设,投资概算4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有:飞行区新建16个货机位,新建平行滑行道、机坪塔台、围界、排水、消防等配套设施;货站区新建货运库7万平方米、装卸货物大棚3.5万平方米、综合楼、货物堆场、海关卡口、大货车停车场等设施。

  “公司接到任务后,立即委派技术负责人驻扎项目,开展了长达九个月的现场水土保持验收驻场工作。”郭晓亮回忆,该项目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内,到郑州市中心直线km,西邻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项目在机场二跑道的北部,西北方向毗邻空港的保税区,东部毗邻南水北调干渠,东南方向与机场工作区相连。”

  同年12月,林水咨询协助建筑设计企业组织召开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推进会,郭晓亮亲自带队前往现场了解项目建设情况,为驻派人员进行工作指导。

  “22年6月,水土保持自主验收会在项目部如期召开,公司负责该项目的同事做出全面、专业的工作汇报,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郭晓亮介绍,项目验收报备前期正值炎炎酷暑,为保证数据的实时精准,公司委派相关责任人再次赶赴郑州,顶着八月的似火骄阳,在毫无遮荫的项目现场一次次实地踏勘。

  “功夫不负有心人,林水咨询最终取得了该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报备回执,公司‘立足武汉,服务全国’的目标和过硬的服务品质,再一次得到印证。”

  从长江岸线生态修复的“绿色飘带”到青藏高原水土保持的“智慧屏障”,郭晓亮带领公司团队借生态工法唤醒土地生机,打造出一个个品质与口碑兼具的标杆项目。

  杨泗港都市T台(杨泗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段)连通及景观工程,是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中连断点、补空点、提亮点的工程,总投资36124万元。林水咨询在接受建筑设计企业水土保持监测委托后,立即组织监测人员对工程进行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并完成了《监测实施方案》,确定了水土保持监测点。“整个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按照拟定的监测计划进行,采取全面调查与重点监测相结合、定量观测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监测路线,结合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做全面监测。”

  武汉市轨道交通12号线连通武汉三镇,串联了硚口、江汉、江岸、青山、洪山、武昌及汉阳共7个行政区域,经由武昌火车站和汉口火车站并与十多条地铁线路实现换乘。公司承担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2号线(武昌段、江北段)基坑工程项目施工降水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工作,“项目跨越长江一、二、三级阶梯,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唯一的环线。”

  林水咨询还为武汉汉南长江大桥-城市圈大通道汉南过江通道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项目起点位于武汉市蔡甸区与孝感市汉川市交界处,与拟建的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孝感南段对接,为湖北省新建长江大桥方案,该方案由湖北省水利厅负责审查。”

  公司为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孝感南段城隍汉江特大桥工程完成洪水影响评价,项目全长40.765km,洪水影响评价由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审查。

  “武汉东湖风景区水环境提升工程和杭州千岛湖光大环保能源垃圾环保处理厂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及验收,宁夏国道341线黑海路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西藏那曲尼玛县尼玛镇至玉加村公路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林水咨询的样板集群正以星罗棋布的生态密码,为锦绣山河永续发展注入绿色基因。”

  郭晓亮认为,这些项目不仅精准呼应水土保持有关政策法规的“源头治理”要义,更以“一域之治”激活全域协同,将乡村振兴、碳汇增益、防洪固土的多重愿景熔铸为立体丰碑。他表示,林水咨询已具备全国范围内的服务能力,项目遍布湖北省内的武汉、随州、黄石、十堰、鄂州等城市,及河南省、四川省、江苏省、上海市、天津市、西藏等地,涉及地产房建、医疗行业、水利水环境、市政道路、工业园区区域、湖泊公园、公路交通、科教文卫、工商矿业和新能源类等各行业类型。

  白手起家创办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渐得到市场认可,每当回忆自己的来时路,郭晓亮总不免感慨道:“我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时代的好机遇!”

  “小时候,奶奶找算命先生给我算过,大海水命,目前看来,我这一生确实与水结下不解之缘……”郭晓亮出生在河南林州红旗渠畔一个叫前湾的小山村。上世纪60年代,当地人民为摆脱水资源匮乏状况,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十载,在太行山崖间开凿了一条全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将北部的漳河水引入林县。“红旗渠精神也成了我日后求学、工作、创业路上,家乡赋予我的精神内核。”

  郭晓亮是家中长子,下面有两个妹妹。赤贫的成长环境没有磨灭他的求学理想,千禧年之际,品学兼优的他顺利考入北京林业大学,鱼跃龙门成为了那个年代的“天之骄子”。一家人在短暂的喜悦后,很快便陷入筹集学费的现实困境中。

  “当年林大其他专业的学费是一年5000元,而水土保持专业一年学费只要2500元,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了这个‘最具性价比’的专业。”郭晓亮回忆,即便是所选专业学费减半,对这个贫寒的务农家庭还是捉襟见肘。然而幸运的是,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正式出台,2000年,国家又对该政策进行了两次调整。“我成为最早享受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之一。不仅如此,在学校帮助下,还争取到勤工俭学岗位,并凭借个人努力拿到了各类奖学金。”

  大学毕业后,郭晓亮进入湖北省水利厅下属的事业单位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工作。十余年光阴弹指一挥,他从初入行业的新人,稳步成长为设计院的业务骨干,负责设计、主持的水土保持项目慢慢的变多,但似乎自己在体制内的发展也进入了瓶颈期。

  “很幸运,在我迷茫之际,再次感受到了时代与政策的春风。”郭晓亮介绍起创业的缘由: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这一战略定位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从局部探索上升为国家治理全局。2015年,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放管服”改革等开始提出和实施,2017年,人社部又出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传达出的积极信号,让他沉寂多年的心再起涟漪。

  “以前水务专项咨询业务的相关资质都在央国企手里,改革后,资质壁垒被破除,非公有制企业只要有能力就可以承接,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逐渐由国企实施为主转向市场化竞争。”郭晓亮解释,好比某省水务专项咨询业务每年有3000个,央国企只能消化1000个,剩下2000个没有跟进咨询服务,这就会造成水土保持监管的漏洞。“不仅是市场的需求,更是贯彻国家环保政策的必由之路。”

  2017年,郭晓亮正式开启创业之路,他入主武汉林水——一家已“名存实亡”的公司。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方面技术和多年来行业内积攒的良好口碑,他和公司仅剩的“1号员工”从头来过,两人在中南路附近的居民楼里开始承接业务。郭晓亮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他将目光投向武汉周边市场,“在最初两年,我们用给人提供劳务,代工的方式拿单子,先让公司‘活下来’。”

  金杯银杯不如客户口碑,水务专项咨询项目客单价低、结款周期长,要一直靠客户口碑拓展业务、接单赶活。人员配置就很关键,多了公司养不起,少了影响接单。郭晓亮便将国内其他优秀水土保持咨询公司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直接复制到公司,并通过绩效激励等一系列措施,将每名员工都历练成可“以一敌十”的“特种单兵”,一个人便能完成写报告、画图、作概算等全流程服务,最大限度降低运转成本、提升服务效能。

  2019年底,林水咨询规模越做越大,郭晓亮将公司搬到了洪山区珞狮南路的融创智谷。然而,接下来特殊的三年对公司经营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刻,洪山区委、区政府伸出了援手,不仅减免了大半年的房租,还助力公司享受到300万元的贷款贴息。

  经过一系列调整,公司再度扬帆起航:团队最多时达100余人,平均年接项目900个左右,覆盖省内全域,已成为行业头部企业。“公司现已形成运营中心与研发中心并行发展局面。”

  “在这个细致划分领域,非公有制企业比起央国企、设计院等,差异化优势显著:其一,更综合全面,不只是某一细致划分领域,而是能做全行业水务专项咨询业务;其二,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强,项目为先、甲方为先、随叫随到,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更快更精准;其三,更新迭代快,更具精进意识,一直在升级技术方法、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

  郭晓亮谈及林水咨询在解决客户痛点、市场难点时有两大“法宝”:一个是快,人员充足且个体专业能力强,可第一时间驻扎项目现场帮客户排忧解难;另一个是保姆式服务,“图省心就把合同交给我们,客户什么也不用管。”

  据悉,林水咨询从事水利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专业方面技术人员65人,高级专业方面技术职称人员12人,中级专业方面技术职称人员30人。郭晓亮坦言,虽然公司起步不算早,创业过程也很艰辛,但团队凝心聚力、共同拼搏,在水务专项咨询的是华中地区该领域的民企排头兵,亦是全国该领域的民企前十。

  “下一步,公司将积极布局工程咨询供应链,以项目全周期管理为核心,形成多环节协同的技术服务网络,囊括上游技术供给层、中游实施支撑层、下游验收服务层、配套支持体系等。”

  郭晓亮将工程咨询供应链比喻为一座中央厨房,总包水务专项咨询的全流程服务,如同操办一场大型宴席的“一揽子工程”。林水咨询如同主厨统筹全局,通过标准化流程(菜谱)、精细分工(灶台协作)与智能系统(厨房中控),将分散的咨询环节整合成“全席宴”,实现从水土流失防控到水环境生态价值转化的系统性“烹制”。“目前我们在积极寻找供应商,预计未来两年可将供应链搭建完成。”

  比亚迪,7月销售超34万辆!理想汽车:交付超3万台!蔚来交付超2.1万台,吉利汽车也公布了

  大厂员工自爆:985毕业,投百份简历无人问津,一气之下把薪资由2W调为3W,简历改成英文,结果出乎意料!

  协会以“服务企业、服务政府”为宗旨,整合产业资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建立合作共赢的服务平台